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

企业概况企业荣誉主席致辞厂容厂貌人才战略
领导风采企业文化企业新闻招聘信息把创新当习惯
获奖产品系列梭织系列针织系列新品推荐
车间设备研发力量
在线留言协丰订单查询协盛订单查询
1 2 3

福建协盛协丰印染实业有限公司

地 址:福建省石狮市伍堡工业区

电 话:0595-88922222

传 真:0595-88985888

邮 编:362700

网 址:www.xsxftex.com

详细内容

智慧多么神奇

变被动为主动,化腐朽为神奇,让不可能成为可能,叫"山穷水尽"变为"柳暗花明",许许多多在常规思维中根本无法想象的事,在创造性思维中却都可以成为现实。这就是智慧的神奇。请看几个小故事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万钧铁牛出江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思路一通大路通
    北宋年间,山西有一座浮桥,两端用8头很大的铁牛来固定缆绳。那铁牛,每头都有万斤重。
    有一年,洪水泛滥,冲垮堤岸,冲断缆绳,也冲走了浮桥。8头铁牛都滚入江中,并沉入江底。灾害过后,大江阻隔,急需重修浮桥,可是谁也没办法将那8头铁牛弄上岸来。衙门只好张贴告示,招募能人,征求好办法。 
    许久,一个云游和尚揭了榜子。那一天,和尚找来两只大船,将两根很大的木头系在两条船上,并用绳子牢牢地绑紧,让两条船紧紧地连为一体,然后,在船上装满砂石。待船行至铁牛沉没之处,又命人往船上继续大量添加砂石,直到船只不堪重贞,沉入江底。岸上的人都看不懂,不知和尚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。
    船入江底后,和尚又拿来绳子,命人入水,一头绑紧一条铁牛,一头拴在两条船间的横木中央。然后让精壮青年潜水下去,将船中的砂石掏出来,抛入江中。结果,随着负荷的逐步减轻,两条船慢慢地浮了上来。待船舱的砂石抛净、将水舀干后,将两条船驶向岸边,于是,一头铁牛被弄上岸了。其他铁牛同此办理。 

    和尚靠的不是神力,而是智力。船有浮力,因而能载物,这个这理谁都懂,一点都不新鲜。可是,铁牛在江底,船在水面上,二者如何能联系起来?很多人的思绪就在这里梗阻了。这是很自然的,因为常规思维对它的确没有多少办法。
    和尚的可贵之处在于,他能够突破常规思维,针对难点,大胆创新,变不可能为可能,从而将难以联系之物联系了起来。在这则故事中,他的沉船、卸货、起重三部曲,十分新颖,非常高明,极富创造性。"沉船"使船只与铁牛"取得了联系",这是整个创意的关键与核心;"卸货"则使木质船只发挥了浮力功能,是极为巧妙与聪明的一着。这两个环节的构想大大超出常规,出人意料,是对传统思维的背叛与突破,而智慧也就表现在这里。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奶牛上战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智慧闯难关
   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,苏军派遣一个小分队去炸掉一座德军严密守卫的桥梁。但是,面对德军的严密封守,炸桥任务一直无法完成。后来,一个苏军士兵发现附近有一座奶牛场,里面有数十头奶牛。他知道,红色能激怒牛的大脑神经。于是便悄悄钻进奶牛场,放出牛群,并在领头牛的角上扎上一面红旗,然后诱使领头奶牛冲向大桥。于是,其他奶牛也随之一哄而出,集体冲向大桥。德军看到牛群奔来,先是愕然,后是追赶,结果,人追牛窜,乱成一团。苏军便乘机冲上大桥,安放炸药,炸毁了大桥。 
    在这则故事里,苏军之所以能利用奶牛,打破困境,是因为:其一,苏军士兵有知识,知道红色能激怒牛的大脑神经;其二,有胆识,敢于激怒奶牛,使之充当战场上的特别"突击队";其三,善思维,通过搅乱战局.乱中取胜。因此,苏军士兵的举动看似寻常,实则是一个很难得的创造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高尔基包装蛋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数学之外找答案
    高尔基早年曾在一家食品店当童工。有一天,商店接到一张订单,上面写着:"订做蛋糕9块,要装在4个盒子里,且每个盒子装的蛋糕不得少于3块。"
    蛋糕根快就做好了,可怎么包装呢?真把人给难住了。老板一会儿这样摆,一会儿那样摆,就是无法合乎客户要求,全店的人都为此伤透了脑筋。
    这时,干杂活的高尔基好奇地拿过单子一看,笑着说:"这有何难?让我来试试。"无计可施的老板只好听任高尔基去摆弄了。只见高尔基拿来3个小盒子,每盒装3块蛋糕;再拿来一只大盒子,把3只小盒子尽装其中。然后用绳子一扎,好了。
    高尔基的聪明劲叫在场的人都服了。 

    在这个例子中,高尔基的机敏的确叫人敬佩。
    面对顾客的题目,常规思维的确无法回答,因为数学的方法不管用,逻辑推理也得不到答案。如果死守老套套,永远也得不到解答。似此难题,不摆脱传统思维是绝对不行的。
    例子中的老板只会常规思维,在思维上不会拐弯,所以永远无解。高尔基则聪颖过人,挣说了传统思维的框框,巧妙地将"四"分解为"3+l",确定为3小+1大",让"1大容3小",思路一转换,很快就化难为易了。因此,高尔基的办法是"最佳的"和"惟一的"。
智慧能解人之难,智慧能创新发展。这是举世认同的道理。哪怕是寻常问题,有时如果缺乏智慧,也会十分尴尬。现实中,这样的事并不少见。有一次,一位外宾问周恩来总理:"你们一共发行了多少人民币?"这在当时是国家重要财政机密,不便回答;可人家已经发问了,不予回答又显得很不礼貌。略加思忖,周总理答道:"总共发行了18元8角8分。"这个回答大大出人意料,细想又妙不可言。以人民币各种面值之和(当时没有20、50、100 元面值的人民币)代替货币发行总量,无疑是偷换了概念,但却是一种极为巧妙的变通。